NEWS


27
2021
-
11
走进横溪村,寻访那些鲜为人知的老手艺
2021-11-27
作者:
随着时间的流逝,世界变化很快,那些生活中我们每天使用的物品渐渐消失,而每一个物品,并不是说它有多完美,只是它们曾经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,变成了时光,更是一段回忆!
横溪村编篾人
依稀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生活用品:大到屋里用的竹椅、竹桌、竹席,小到厨房里用的竹篮、筲箕、筛子、簸箕,这些竹制品组成了家里面重要的生活物件。然而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,篾制品开始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,篾匠这门古老的职业正在悄然远去……
步入横溪村,竹山环抱、满目皆翠,微风夹杂着竹叶的清香扑面而来,竹林沙沙作响,洒下斑驳的光影,在这满目翠绿之间,“竹艺坊”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。
竹艺坊的主人名叫王龙华,从事篾匠手艺已有四十多年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横溪村大队找了个竹篾师傅,让每个小队都出一个人去学编竹篾,20岁的王龙华便主动请缨,跟着竹篾师傅学起了编竹篾这门手艺。勤奋聪慧的王龙华跟着师傅学了三年多,就基本掌握了编竹篾的手艺,而要做个好篾匠,又要花费好几年的磨练才能达到精进的程度,王龙华的这门手艺,一干就是40多年!
在王龙华的家中,还摆放着一个个做工精致、品类繁多的篾制品,光滑细腻、凉爽舒坦的竹椅;精巧漂亮,方圆周正的竹篮;结实耐用、密不透风的簸箕……介绍起这些竹篾制品,王龙华老人自然也是满满地成就感。篾匠手艺是一门细致活,砍、锯、切、剖、拉、撬、编、织、削、磨,样样得练得扎实。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,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。
篾匠,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,因为市场需求少,做竹篾费时又费力,薪火相传的篾匠手艺人便越来越少,但是年过花甲的王龙华老人依旧会在闲暇之余,上山砍竹编蔑。在老人眼里,这是他生活的一部分。
一山一水一云天,
一刀一竹一世界。
横溪村的王龙华老人,
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出梦想;
也发扬着中国传统技艺,
这不仅是一份坚守,
更是一种信仰的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