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

27
2021
-
11
长石村 | 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!
2021-11-27
作者:
历史沿革
长石乡、汶溪乡、河头乡……这些老地名你还记得吗?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称谓,更包含着对逝去岁月的记忆、对往昔生活的怀念,随着时代的变迁,行政区划的调整,许多地名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,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,变成了一段尘封的往事。
1985年镇海县撤销,镇海区辖5镇5乡,镇海西北部地区设有河头乡、长石乡、汶溪乡,1992年,撤汶溪乡和长石乡并入骆驼镇。2001年,撤河头乡组建九龙湖镇,划原骆驼镇的长石、长宏、汶溪、中心4村归新组建的九龙湖镇。
长石老街
钟灵毓秀、重峦叠嶂的四明山延绵不绝,直达九龙湖腹地,其众山之水汇入宽阔清冽的中大河,流经长石村时,河水悠悠、波光潋滟,水声潺潺,如同诗声吟诵。长石村依河成街,桥街相连,缓缓流淌的中大河和沿山大河将长石老街分割成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条老街,河埠雕栏、临河水阁,一派和谐自然的景象。漫步长石老街,这里的市井烟火,原汁原味。夕阳缓缓,洒落在布满沧桑的院墙廊坊、门楼石窗,石桥上人来人穿梭不停,仿佛流淌的时光……
一幢人民储蓄的老房子,把人带回到了七八十年代,长石乡的繁华岁月,而白云苍狗、似水流年,老房子虽没有了旧时的模样,但深深地烙下了时代的印记。长石老街上还有一座硬山顶结构的民宅,始建于民国时期,白墙黛瓦、雕栏画栋,静静伫立在中大河畔,诉说着往昔繁华……
在古代,城镇发展离不开水,咫尺往来,需靠舟楫。长石村水系发达,在陆运并不怎么发达的古代,水运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。从长石出发,向东经中大河可至骆驼、镇海,向西经慈江可抵慈城、余姚,向南经江北大河可至宁波,向北经沿山大河可至河头、蟹浦。
化子闸遗址
在长石村南面的慈东河、江北大河与中大河三河交汇口,仍保留有宋代化子闸遗址。此闸由南宋宝祐年间明州知府兼沿海制置大使吴潜主持修建,它是镇海水利史上的重大创举,自建成后压制了姚江咸潮,同时它也是一道调节姚江与慈江的节制闸,使镇海、慈溪、江北等地10多万亩农田的引水灌溉不再受困扰,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。
黄杨桥
黄杨桥位于长石村黄杨自然村中大河上,始建于元代,清道光十四年(1834)重修,为三孔石板平桥,长9米,宽3米,桥总长18.6米(包括引桥),桥脚宽2.2米,内径1.95米,为大条石筑成。桥墩以赑屃石像负重,桥脚雕刻祥云纹理,做工十分精美。桥面上有单檐红瓦六角攒尖顶凉亭一座,供村民来往作息之用,2000年12月公布为区级文保点。
2008年由于姚江东排工程建设,中大河由原来的20米拓宽至60米,经过有关部门多次协商、研究,决定对这座百年古桥实施原址加固保护:在南端新建一座水泥桥与老桥相连,使这座百年古桥在历史长河上续写着它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。
夕阳西下,当喷薄欲出的晚霞将远处的群山染透,倒映在中大河中,如同一条飘红的绸缎美得让人沉醉。这时,古朴的黄杨桥迎来了它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光,这里的村民习惯于晚饭后在凉亭里纳凉,聊着家长里短的闲话,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乡村画卷令人艳羡。